出游日本順便買電飯煲,成為了時下中國消費者的一種新潮流。國產電飯煲就一定比日本的差嗎?商城眾網給你帶來這次的7款電飯煲評測文章,順便也了解一下,電飯煲什么牌子好?
在這股“搶購風潮”正勁的同時,實際上中國的電飯煲市場規模也同時在進一步擴大。根據家電行業第三方數據研究公司中怡康的數據,2014年全年中國電飯煲零售量達到4331萬臺,同比增長3.3%,智能型電飯煲更是在2014上半年就占了整體零售額77.8%的份額。
2015年1月,《消費者報道》送檢了SKG、飛利浦、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角牌和松下等7品牌智能電飯煲至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能效、安全及內膽涂層等三個項目的7個指標進行了測試。
檢測結果顯示:部分電飯煲在能效指標上“并不爭氣”,存在與標稱不符的情況;不過,在內膽涂層性能和用電安全上,幾個品牌均表現良好。
是不是可以不用去日本背電飯煲回來了?我們通過實驗數據說明問題。
測評報告一:飛利浦、SKG電飯煲部分能效虛標
在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里,米飯是主要的食物之一。自1976年第一臺國產電飯煲誕生以來,做飯就變得簡單、方便起來。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飯煲生產國與消費國,每百戶城鄉居民家庭的電飯煲保有量超過100臺。對于不少家庭而言,電飯煲是每天必須使用的電器,在選購時功率大小與能效等級都是重要參考因素。
2015年1月,《消費者報道》對占據市場主流份額的SKG、飛利浦、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角牌和松下等7品牌智能電飯煲的能效項目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SKG一款標稱為二級能效的電飯煲存在虛標情況;飛利浦電飯煲的實測保溫能耗則與標簽不符。
SKG、飛利浦實測能效與標稱不符
電飯煲煮飯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加熱,在國標GB 12021.6-2008《自動電飯煲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中,電飯煲的熱效率是評定電飯煲能效等級的重要指標。
熱效率越高,電飯煲就更省電。在本刊送檢的3款二級能效產品中,松下DE-SR153電飯煲的熱效率實測值最高,為85.19%;而4款三級能效電飯煲中,九陽JYF-40FE05的熱效率最高。(如下圖)
根據國標中的電飯煲能效規定,能效等級為二級的電飯煲熱效率需達到83%。本刊此次送檢的兩臺SKG2170電飯煲樣品標稱能效為二級,然而其熱效率實測值為82.66%,未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就這兩臺檢測產品而言,僅能評定為三級能效產品,存在能效虛標的情況。
從普通加熱型電飯煲到智能微電腦型電飯煲,功能越來越多,也讓做飯更方便省時。一些具有預約煮飯、保溫功能的電飯煲,能讓上班族一回家就可以立刻吃上熱氣騰騰的米飯。那么,這7品牌電飯煲的保溫功能哪個耗電量更少呢?
此次檢測結果顯示,7品牌電飯煲的保溫能耗大多在20至30瓦/小時,而飛利浦HD3035電飯煲的保溫能耗最高,為31.37瓦/小時,略大于其產品標稱值。對此,飛利浦優質生活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華回應本刊稱,這款電飯煲的保溫能耗數據來自于2011由國家電器能效與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保溫能耗的測試結果為25.4瓦/小時。
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電器安全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姜華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造成本次測試結果與標稱值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實驗室的測試環境溫度不同。不過,即便如此,這7款電飯煲的保溫耗電量也并不高。如果按每天保溫1小時計算,每月的保溫功能耗電在1度左右。
標簽多為標準值,實際能效難知
產品標簽是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了解產品真實狀況的主要途徑之一。然而,在本次的電飯煲檢測中,大部分受測樣品的能效標簽未能給消費者提供最為真實的信息。
在7個品牌的電飯煲中,部分產品的標稱熱效率及保溫能耗與國標限值一致(如上圖)。但事實上,幾乎所有受測樣品的能效項目實測值均優于標稱值,其中5個品牌電飯煲的實測保溫能耗僅為標稱值的一半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和認監委公布的《自動電飯煲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4.4要求,熱效率、待機能耗和保溫能耗應依據國標的現行有限版本和檢測報告確定。對于和標稱不符的情況,姜華認為,不排除部分生產企業為了規避產品抽檢所出現的風險,把產品能效項目標注為標準限值,以避免產品抽查中出現實測值與標準不符或低于標稱值等情況。
對于這一說法,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備案技術部家用電器組工作人員劉艷平表示認同。她告訴記者,“雖然消費者不能從標簽上得知真實的測試情況,但通常來說實際能效表現優于實測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檢測中九陽JYF-40FE50電飯煲的實測熱效率為84.28%,達到二級能效標準,而該產品的標稱能效等級為三級。劉艷平認為,部分生產企業對產品多次實測的數值是否能達到同一等級沒有把握,所以在標稱時進行降級處理,為的是使每次產品檢測都能達標。不過,九陽公司的技術部工作人員對本刊回復,將該產品定位為三級能效,是由產品定位、競爭優勢等因素決定的。
測評報告二:7品牌電飯煲內膽涂層均比較耐磨安全性有保障
淘米、盛飯、洗煲……每天做飯重復這些步驟,電飯煲的內膽涂層耐磨嗎?長期頻繁與米粒、飯勺等硬物摩擦、清洗,涂層是否會出現剝落?與食品直接接觸、每天蒸煮米飯溫度高,電飯煲內膽的質量至關重要。
電飯煲在使用過程中溢水導致短路,電壓過高或過低等導致的使用安全性問題也是消費者擔心的問題之一。
《消費者報道》此次對SKG、飛利浦、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角牌和松下等7品牌智能電飯煲的內膽涂層和安全性進行了檢測,盡管7款電飯煲的內膽涂層材質均有所不同,但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樣品的內膽涂層附著力、耐磨強度及防粘性均達標。在安全性方面,7品牌產品也有保障。
7款內膽涂層均耐磨
為模擬消費者日常使用電飯煲的習慣,本刊在對7款電飯煲的內膽涂層耐磨強度進行測試時,參考輕工行業標準QB/T 4099-2010 《電飯煲及類似器具》中針對內膽不粘涂層的測試方法,在內膽放置最大煮飯量一半的米粒,安置特定攪拌板在測試容器中,讓容器轉動26000轉后,觀察涂層狀況。
參與測試的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工程師鄒靜凡向本刊記者解釋,這一測試方法是模擬消費者日常淘米過程,攪拌板相當于人手,而26000次的攪拌次數,近似消費者使用電飯煲直至淘汰所產生的米粒與內膽涂層摩擦運動次數。
測試結果顯示,7款受測電飯煲的內膽涂層耐磨強度均達標(如下圖)。
不過,鄒靜凡認為,該測試方法僅考察了淘米這一項的耐磨性能,而現在的電飯煲功能越來越多,不少消費者會使用電飯煲來燉湯、做菜,當接觸到油鹽醬醋等弱酸、弱堿物質時,電飯煲內膽涂層的性能是否保持穩定,這就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測來考察了。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飯煲內膽種類很多,本次檢測的7款電飯煲內膽有陶晶、黃晶、遠紅外內膽等。而不同電飯煲產品中提到的黃晶內膽、黑晶內膽,其主要的涂料成分都為陶瓷(硅酸鹽),只是各生產廠商根據產品宣傳需求,以不同的涂料顏色來命名。
九陽公司技術團隊向《消費者報道》記者介紹,目前國內電飯煲生產商主推的陶晶內膽硬度較高,且硅酸鹽等無機材料不易分解,能做到環保、耐磨,但陶瓷涂層內膽的不粘性相對較差。對此,松下電器曾進行了一項相關檢測,發現陶晶內膽的防粘性能在使用數十次后逐漸衰減。
大品牌安全性有保證
電飯煲作為一款日常使用頻繁的家用電器,安全是最基本的訴求。然而,從全國各地工商部門抽檢的情況來看,電飯煲的線路、元件等安全問題頻發。
為考察電飯煲在各種可能的不穩定狀態下能否保證使用安全,本刊選取了非正常工作、溢水、泄漏電流和電器強度這三項指標進行檢測。可喜的是,7個檢測樣品均通過了安全測試。
事實上,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電飯煲可能會遇到各種非正常狀況,如本次安全項目檢測中包含的電壓過高/過低、電飯煲放置不正確等原因造成的煲體進水、打雷或電流受到干擾等情況。
參與本刊此次項目檢測的實驗室團隊認為,一般正規廠家生產的電飯煲安全性能都有保障,不過消費者的日常使用習慣也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他們建議,消費者在煮飯、尤其是使用電飯煲燉湯時,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的規定水量,以免因為溢出而導致短路。
測評報告三:國產品牌性價比較高
中國消費者出游日本搶購電飯煲,是對“中國制造”信心不足的表現嗎?國產電飯煲以價格作為競爭力的同時,中國消費者在日本選購的電飯煲卻動輒數千元。
此次《消費者報道》在各大電商平臺選購的7品牌電飯煲價格大都在500元以內,從安全性、能效、內膽質量等三方面的檢測結果來綜合評價,國產電飯煲的性價比其實更高。
事實上,中國的電飯煲市場正在加速智能化。在整體電器市場增長疲軟的背景下,2014年電飯煲的銷量仍有穩定增長。國產的IH電飯煲等高端產品正在被更多消費者認可。
九陽、蘇泊爾性價比較高
隨著網上購物成為新的消費形式,2014年電飯煲的線上銷量增長超過50%。此次電飯煲檢測選取的7個品牌:SKG、飛利浦、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角牌和松下,均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得較高關注。
綜合能效、安全與內膽涂層這三大項目的檢測結果,國產品牌的性價比其實更高。從省電效果來看,九陽與蘇泊爾表現更好,其中標稱為三級能效產品、售價189元的九陽CFXB40FC18-75加熱效果已達到二級能效水平,性價比較高。而松下SR-DE153雖然檢測結果不俗,但售價是其余產品的2倍多,性價比略低。(如下圖)
從本次檢測的結果來看,國產品牌也并非僅靠性格取勝,國產品牌也正在加速向高端產品轉型。
北京中怡康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電飯煲零售量達到4331萬臺,同比增長3.3%。在此背景下,智能型電飯煲的主流地位正在進步鞏固,僅2014上半年的零售額就占了整體的77.8%。與此同時,高端產品IH電飯煲的2014年線下銷售額達到21.2%,近兩年來隨著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國內知名廠商推出IH電飯煲,中國的電飯煲市場正迎來行業升級。
日本煲煮飯更好吃?
煮一鍋好米飯,是加熱技術與內膽材質的共同作用:電飯煲的溫控器控制煮飯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溫度需求;而由導熱層、加熱層、耐磨層等多層結構組成的電飯煲內膽使煮飯過程中米粒受熱均勻。
中國消費者對日本高端電飯煲的喜愛,其中一個理由是認為日本電飯煲煮的米飯更好吃。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年2月,中央電視臺進行了一項中日電飯煲的對比小實驗,選擇兩款價格相當的中國與日本的電飯煲用相同的水、米煮飯,煮熟后從含水率、游離氨基酸、彈性、總糖和絲氨酸這幾個影響米飯口飯與營養的指標來看,結果顯示中日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相差無幾。
事實上,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電飯煲生產技術與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小。近兩年不少國產品牌推出了定位高端的智能IH電飯煲,這種IH立體電磁加熱技術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均勻加熱,可以精確控制熱量以滿足不同烹飪需求。對于這類高端產品而言,國產的技術水平與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少。
對于中國消費者到日本購買電飯煲的行為,松下電器接受本刊采訪時如此解讀:中國人出境游從購買奢侈品到購買生活電器類產品,這是消費者趨于理性的一種表現。
中國消費者搶購日本電飯煲,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對高端電飯煲的需求。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認為,中國電飯煲高端IH技術電飯煲并不遜于國外,真正的差距仍在于如何做好“用戶體驗”,做好宣傳和推廣,讓這些國產品牌走進更多中國家庭,摘掉“便宜貨”的中國制造標簽,并且,想要購買正品,建議到廠家購買噢,價格實惠,質量保證,現在用出門,也可以到廠家購買了哦,點擊“商城眾網”里面全是廠家網站和廠家直接銷售的商品哦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