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眾網訊】盡管已經有了 HoloLens 這個技術等級儼然高過 Rift 和 Vive 之流不止一重境界的黑科技產品坐鎮,但早在「VR 元年」來臨之前,長久以來,「微軟何時下海搞 VR」始終是眾多科技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或許是厭倦了層出不窮的捕風捉影主觀臆斷,就在最近,微軟終于公布了一項名稱里確實帶有「VR」兩個字符的研究成果,然而……好像和預想的有點不一樣?
據 UploadVR 報道,就在本周,來自微軟研究院的 Robert Xiao 和 Hrvoje Benko 對外展示了一款名叫「SparseLightVR」的原型設備。不過,和大多數 VR 愛好者期待的結果不同,這款設備所代表的并不是微軟出品的 VR 頭顯,而是一套改進 Rift 等高端虛擬現實設備顯示效果的解決方案——或者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為試驗性質的增強附件。
根據這兩位微軟代表的發言,「SparseLightVR」可以有效增強 Rift 的 FOV(視場角度),至于具體的工作原理更是簡單得不可思議:首先在 Rift 目鏡四周以及頭顯內框兩側貼附可控變色發光二極管陣列,然后根據頭顯目鏡中的虛擬現實場景來調配呈現不同基調與色彩的光照——舉個例子,倘若目鏡中顯示的是晴朗的草原風景,那么發光二極管陣列會呈現亮綠色(從底端到中部)過渡至天藍色(中間到上端)的光亮。盡管和頭顯液晶屏幕的實際顯示效果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但根據相關的報告,籍由這種手段可以讓 Rift 用戶的主觀 VR 視場角度從 100°一躍提升到 170°的境界。
當然,除了瞞天過海用焦點視野外的余光拓展視角之外,「SparseLightVR」對于降低虛擬現實暈動癥也有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于那些依舊采用手柄作為主要控制方案的頭顯設備來說更是出色。或許這也是微軟會選用 Rift 而不是 Vive 作為技術原型展示模板的理由?
最后,雖然目前的「SparseLightVR」無疑依舊停留在極初期原型的階段,但其中所蘊含的產品設計思路依舊可以給我們帶來不錯的啟示——相比于單純的堆料,直擊問題本質的另辟蹊徑有時候反而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達到相同甚至更加出色的效果,不是嗎?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