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經塵埃落定,圈里的人,有的哭、有人笑。這一年,紙質媒體宣布??南⒋似鸨朔硪贿?,以澎湃為首的新媒體初生便如狼似虎,頻頻奪人眼球之余也獲得大量用戶下載、關注。
顯然,2015年的媒體圈用水深火熱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新聞客戶端們在2014年獲得的增長以及對未來的規劃,是傳統媒體不敢想象的,騰訊新聞對外宣布截止2014年底,其日活躍用戶數為2.5億;上線僅兩年半的今日頭條,CEO張一鳴也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今日頭條每天已有2000萬+活躍用戶;張朝陽親自坐鎮的搜狐新聞客戶端5.1發布會上,重金挖來的總編陳朝華,將未來十年稱為媒介融合發展的黃金十年。數字、事件背后是資訊類應用粘性提升的表現,也是巨大價值的體現。
2015想象力升級中……
1月30日,NBA與騰訊共同宣布,雙方簽署一項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騰訊將通過旗下騰訊網、騰訊新聞客戶端、騰訊視頻、QQ等移動+PC終端平臺,為中國球迷提供全方位的NBA內容。
騰訊在這次合作中列出的媒體陣容:微信、QQ自不必多說,日均覆蓋5000萬移動用戶的視頻客戶端;裝機量、Push速度、日均PV等綜合指標位列新聞客戶端的前排,騰訊業已實現全數字媒體覆蓋。
在內容方面,企鵝一邊大買視頻版權重金搭建內容團隊,這與騰訊新聞的精品戰略一脈相承。一方面還把800萬公眾號的內容搬到新版的新聞客戶端,大有孵化一個“今日頭條”的念頭,而植入公眾號所帶來的效益足以有能力沖擊現在的今日頭條。2014年11月,微信團隊發布了一組數據報告,顯示在3.96億的月活躍用戶里,平均每天人均閱讀公眾號文章5.86篇,日均閱讀文章數超過3篇的用戶占比51%,基于這樣的閱讀現狀,現在公眾號每天的閱讀量超過4億,而轉發到朋友圈后產生的閱讀量則高達17億,相比用戶在新聞客戶端里產生1億的深度閱讀量,公眾號的誘惑力和潛力都是巨大的。
從騰訊的這兩手“當頭炮“可以看到這背后的思路:新聞客戶端正在從“新聞”這樣的“窄眾“走向“泛資訊”。這背后的“長尾”帶來的想象力也是很巨大的。
數字媒體前景到底如何?
據TalkingData 數據中心發布的2014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移動新聞行業用戶規模增長迅速,已達4.1億規模,約占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媒體通過廣告變現是一記有效的老招,上至央視下到各式報紙、雜志,均通過廣告變現價值。百度有鳳巢廣告體系、騰訊有廣點通,廣告這條路對于數字媒體來說,怎么走都走的通,重要的是怎么走好。
如果對數字媒體的想象局限于此,未免鼠目寸光,不如接下來就和筆者一起腦洞大開,暢想下數字媒體的未來。
咱先說說媒體電商,關于這方面的嘗試已有很多。阿里巴巴的“碼上淘”在2014年愚人節前上線,在這個極具戲劇性的日子,阿里巴巴宣布與全國12家報紙開展戰略合作,推出“碼上淘”產品,用戶可以通過掃描報紙上的二維碼,即可購買平臺上的折扣商品,活動上線即獲得諸多用戶嘗鮮,近日也有“碼上淘助力南水北調消售賣愛心江鮮”的活動開展。
不論是從發行介質還是發行渠道來說,紙質媒體有其局限性,受眾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購買稍有不便,但如果將媒體電商的概念放在數字媒體之上,一切就大有不同了。
讓我們從支付手段說起,用新版微信的用戶發過紅包的用戶都已體驗過,現在發布紅包無需跳轉至其他頁面,可以直接在群聊或對話頁面進行,支付體驗近乎極致。今年的微信紅包游戲讓大家“癲狂”,而每年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春晚”在今年遇到了“大麻煩”,微信搖一搖紅包幾乎占據了大部分用戶的時間,據微信團隊介紹,除夕夜“春晚搖一搖”互動總量超過110億次,其中22時34分出現峰值達每分鐘8.1億次,隨著紅包玩法和種類越來越多,相信在微信里可以做到的支付技術一定可以移植到其他應用之上。
我們以騰訊新聞客戶端為例,假如微信支付接入騰訊客戶端(兩者同屬一套賬戶體系,技術難度對于騰訊來說應該是小意思),當我們上班時在地鐵里閱讀完一條“魅力田園房山行——有機草莓熟了”的新聞后,文章末尾多出一個“購買”按鈕,你可以選擇一鍵下單、支付。等到下午兩三點,一斤有機草莓就通過京東的快遞員送到你的手中,豈不快哉。當然了,如果有點贊8折,分享朋友圈6折的優惠是再好不過的。另外,對于廣告主來說,用搶紅包的形式在新聞客戶端派送優惠,在互動方面將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而這在微信和手Q上也都實現了。
從生鮮的草莓展開,喜愛紅酒的生活藝術家可以在閱讀完一條法國博若萊新酒即將上市的微博后選擇一鍵下單,等到新酒上市的當天,順豐優選的快遞員讓你與全球的愛酒之人同一時間,品嘗到美味的新釀。
總之,一手握有海量優質內容,一手狂瀾大量用戶的新聞客戶端們,加上各種移動情境,嵌入售賣,其價值比PC時代的想象空間大很多。
展望2015:大趨勢未變 數字媒體碾壓紙媒份額
對于大多數雜志社來說,與承擔著印刷、制作、發行等不菲成本的雜志相比,新媒體的價值正在實現超越。
最近見過的紙媒朋友不少,常常聊到關于紙媒的式微與新媒體的崛起,多位朋友坦誠來自新媒體的營收正在超越紙質媒體,利潤率更是相差數倍。一家雜志的主編工作除了選題、編輯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記者編輯們送呈的自媒體內容進行審核、遴選。其嚴苛程度甚至達到了一個錯別字罰20塊錢的地步,搞的編輯戰戰兢兢,編輯記者承擔校對職責,互相搭幫結對生怕丟掉一天的午飯。
如此看來,不論是大趨勢還是小細節,都在證明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要么舒展翅膀化繭成蝶,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大風口輕裝起飛;要么不知所措如笨碩肥豬,被移動互聯網的大風口卷至半空,最后摔死在不知名的山野。
對于數字媒體來說,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正是由其而興、因其而盛的春風,逼著只想對數字媒體及自媒體人說一句:春天真的來了!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